近日,“上海交大食堂飯菜吃出1.5厘米針頭”一事登上熱搜,引發(fā)關注。據悉,11月24日,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(fā)帖稱,一名學生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(qū)第二餐廳吃飯時,竟然在飯菜中吃出了一枚1.5厘米長的針頭。對此,上海交通大學后勤保障部回應稱,已經咨詢過相關部門,該針頭不是用于人體或者做實驗用的針頭,是給豬打疫苗的針頭。豬剛出生打疫苗脾氣倔,不肯配合可能打在骨頭上,針頭就斷進去了,針頭長度大概1.5厘米。對此,11月25日,閔行市場監(jiān)管官方微博發(fā)布消息稱,上海市閔行區(qū)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關注到“上海交大食堂吃出針頭”的輿情,現已介入調查。11月25日下午,上海交通大學后勤保障中心官方網站發(fā)布情況說明稱:關于閔行校區(qū)有學生反映在第二餐飲大樓午餐中發(fā)現疑似針頭物事件,學校高度重視,已成立工作專班調查處理。目前,后勤保障中心已封存該批次原材料并啟動自查,涉事檔口已暫停營業(yè)。閔行區(qū)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正在介入調查,學校將全力配合。對此,該校深表歉意,將引以為戒,舉一反三,進一步加強食品原材料溯源、強化品質管控,切實保障師生健康安全。(相關報道:上海交大就“食堂發(fā)現疑似針頭物事件”發(fā)布情況說明)
近日,有網友發(fā)布的視頻顯示,多名工人坐在廠房內,徒手撕魷魚,引發(fā)廣泛關注,不少網友在評論區(qū)質疑衛(wèi)生問題。對此,11月25日,山東省龍口市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發(fā)布情況說明稱,針對群眾反映“某廠房工作人員不戴手套手撕魷魚不衛(wèi)生”情況,龍口市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已組織執(zhí)法人員開展現場核查,并將根據調查結果,依法依規(guī)進行處置。監(jiān)督舉報電話:0535-12315。(相關報道:針對群眾反映“某廠房工作人員不戴手套手撕魷魚不衛(wèi)生”的情況說明)
知名火鍋回應顧客在鍋底吃出熱敏紙小票
11月25日,廣東廣州,有網友發(fā)視頻稱:“服務員說鍋底小票找不到,到最后小票在我們的鍋底撈上來”。對此,涉事門店工作人員稱:確有此事,但小票系該顧客在上鍋后自己不慎碰掉。顧客擔心熱敏紙有毒性,店方便為其更換新鍋底,但對于顧客提出的其他要求未能同意,目前店方已報警處理。
11月26日,上海。一火鍋店工作人員用熱水器的水沖飲料引發(fā)熱議,網友表示質疑熱水器的水能否飲用。27日,店家回應稱,熱水器上面加了一層凈水器,加熱到70度后才沖調的飲品,不會危害健康。
近日,江蘇蘇州一消費者點一家知名品牌奶茶的外賣,結果喝出一根針的視頻引發(fā)網絡熱議。相關視頻顯示,奶茶杯內底部出現一根細長的針。相關信息顯示,該奶茶為KOI茶飲品牌,涉事店鋪位于蘇州市蘇州工業(yè)園區(qū)蘇州中心廣場。對此,11月27日,該店鋪工作人員回應稱,目前店里正常營業(yè),關于顧客喝到針一事,他們已經在進行處理。東西(針)是從物料里出現,確認是原材料的問題。發(fā)現問題后,店里第一時間已退還消費者奶茶錢,也緊急撤掉了這批物料,從源頭解決,希望不要再出現類似問題。目前,當地市場監(jiān)管局已經介入此事。
近日,有媒體“臥底”了北京市一家華萊士門店,發(fā)現炸油鍋的顏色黑如醬油,另外在后廚、點餐臺和用餐區(qū)都發(fā)現了蟑螂和蒼蠅等。
荷蘭通報我國7批次禽肉產品不合格
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(tǒng)(RASFF)消息,2023年11月24日,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禽肉產品不合格。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(yè),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,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,規(guī)避出口風險。(相關報道:荷蘭通報我國7批次禽肉產品不合格)
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(tǒng)(RASFF)通報(2023年第47周)
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,在2023年第47周通報中,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(tǒng)(RASFF)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16例。據通報,不合格沙梨銷至了奧地利、比利時、克羅地亞、捷克、丹麥、芬蘭、德國、希臘、冰島、愛爾蘭、荷蘭、挪威、波蘭、葡萄牙、沙特阿拉伯、瑞士和英國。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(yè),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,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物質,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,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,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,規(guī)避出口風險。(相關報道: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(tǒng)(RASFF)通報(2023年第47周))